快速导航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盗汗

“盗汗”不容小觑 可能是身体疾病征兆!


  秋风起,市民们需留意自身的不正常现象,因为秋季稍不注意身体便会出现各种不适应,比如夜间睡觉大量出汗,醒后汗液停止,并伴有心烦、发热等症状,其实这是“盗汗”现象。秋季盗汗较为常见,通常盗汗预示着身体可能患有疾病了,因此市民需引起重视,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。接下来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盗汗的那些事儿吧。
 
  何为“盗汗”?
 
 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,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,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。“盗”有偷盗的意思,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,来形容该病证,即每当人们入睡、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,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。
 
  经常盗汗可能身患疾病
 
       1、结核病
 
  盗汗是结核病中毒症状之一,是由于结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,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。
 
  2、糖尿病
 
  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交感神经兴奋,而致汗腺分泌增加;其次,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。
 
  3、肿瘤
 
  盗汗也是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,例如淋巴瘤。如果发现自己除盗汗之外,还伴有体重下降、总感到疲惫及淋巴结肿大等现象,需要想到淋巴瘤的可能,应尽快就诊。
 
  4、心血管病
 
  据了解,肥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可使女性出现盗汗的几率升高,而这几种病都会增加心血管风险。
 
  5、其他疾病
 
  此外,高血压病、更年期综合征、低血糖症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心内膜炎等疾病以及术后体虚、精神紧张、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盗汗。但大部分盗汗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,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致。

 
  盗汗防治有对策
 
  1、饮食滋阴补益
 
  中医认为“汗为心液”,若盗汗长期不止,阴津耗伤十分严重,应积极治疗。同时应注意自我养护,在饮食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,可多吃鸭肉,鸭肉性平,味甘咸,能滋阴养胃。另外,盗汗者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,切勿饮酒,并多食新鲜蔬菜,注意劳逸结合。

 
  2、保持身体干燥
 
  盗汗者的被褥、铺板、睡衣等,应经常拆洗或晾晒,以保持干燥,并应经常洗澡,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。
 
 
       3、加强护理意识
 
  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常有失眠、手脚心热、心烦、两颊潮红、口咽干燥等特点,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,避免发生褥疮。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、神志、出汗量大小,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。
 
  黄石弘康中医医院 提醒广大市民,若夜间大量出汗便要当心盗汗病兆,尽早留意,做好疾病防护。

 
 
  温馨提示:看老中医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中医门诊,弘康中医门诊携手国内名老中医竭诚问您服务。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,请点击【免费在线咨询】或拨打咨询热线:17386269033咨询专家了解详情。

弘康中医门诊